格里星

  上学时并没有钱。冲洗、放大、各种工艺所使用的药液全是自己配制。当时暗房条件有限,夏季室内温度高达30℃,冬季却又只有8℃,条件可以说是相当艰苦了。对于放大相片而言,最大的问题是使用的D-72相纸显影液搭配乐凯牌RC相纸无法获得纯正的黑调。显影温度与标准的20℃相差较大,致使影像呈深棕色调,亮部死白,暗部闷脏,整体反差不高,影调不好看。

2010年10月摄于暗房楼下6-330活动室

 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调整相纸显影液以适应不同反差的底片,甚至是不同温度的显影。机缘巧合下得知有《摄影配方药物大全》一书专门介绍各种药水,觅得一本,照着里面的配方来配置需要的药液,试图改善显影的效果,提升照片质量。

2009年7月摄于武汉盈科

  当读到A-130显影液时,出现了一个不常用的显影剂——“格里星”

在本配方中除米突尔和对苯二酚显影剂之外,还有照相用格里星。这种显影液能使照片的黑色部位层次丰富,白色部位鲜明悦目,以及细部描写优良。是一种微硬调显影液。

《摄影配方药物大全》[1]

格里星!那就是,我要的滑板鞋!

  不过当时网上对格里星的讨论非常少,翻译名字也很混乱,格里星、格拉星、格里辛、格利星……不一而足。一直不知道“格里星”到底是啥玩意儿,只能从零星的介绍中得知是一种优秀且昂贵的显影剂,后来找到格里星英文原文是“Glycin”,搜索到的结果却也都是“Glycine”甘氨酸相关的内容。于是不了了之,改用A-100显影液。

  现在是2021年夏至。在《暗室百科》里又看到了格里星的介绍:

照相用格拉星是指对羟基苯氨基乙酸OH(C6H4)NHCH2COOH,与氨基醋酸的甘氨酸*不同。

《暗室百科》[2]

  看到有了名字化学式,激动了起来,于是继续十年前的寻找。用Google搜索search?q=对羟基苯氨基乙酸+显影,有了新的结果。维基百科在照相显影剂的条目里写道:其他可作为显影剂的化学品包括N-(4-羟基苯基)甘氨酸。参考新的英文维基百科条目、photrio上关于Glycin的讨论、YouTube上的视频GB 6675.13-2014玩具安全国家标准里的细则,确定了我要找的“格里星”就是Glycin。Glycin在BH上还有销售,价格是10g/$7,100g/$24,453/$95。果然是“优秀”且“昂贵”。

  十年过去了,我依旧(保持着对摄影的热情)没有钱。

作者: LeadersFirst

没理想 没抱负 不知道生活为了什么 也许就是为了生活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